——广州花都狮岭皮革皮具产业考察报告
市产业发展学习考察组
近期,我市相关部门和部分箱包企业,前往广州参加第十二届中国(狮岭)皮具皮革节,在走访当地企业、参观专业市场的过程中,对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市场培育引领、产业集聚带动、政府有力引导、区域创新发展的富民强镇道路,进行了实地考察。现结合我市箱包产业发展现状,对加快推动箱包产业的转型发展,提出具体对策建议。
一、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发展现状
近年来,狮岭镇紧紧抓住国际皮革皮具产业转移、国内皮革皮具产业集聚的战略机遇,通过打造以狮岭(国际)皮革皮具城为龙头的皮革皮具制造产业链,吸引集聚了近6000家皮具企业和10000多家皮具原辅料及缝制设备商行。目前,全镇皮革从业人员近30万、年产皮具5亿只、产值约120亿元,皮具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2%,并获得“中国皮具之都”的称号。
1、产业实力雄厚。通过编制产业基地总体规划、明确功能分区,狮岭积极开展招商选资活动,先后吸引了保兰德箱包、斐高箱包、天宝皮具等200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,并聚集了梦特娇、匡威、保兰德、蒙娜丽莎、天宝等知名品牌。在产业规模和生产形态上,实现了“家庭作坊”——“皮具一条街”——“工业园区”、“专业市场”并存的“三个跳跃”,以及贴牌加工——产品制造——品牌创造的“三个提升”。
2、专业市场活跃。通过建立五大皮革皮具专业市场,努力扩大皮革皮具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,狮岭逐步成为国际化的皮革皮具产业展示中心、交易中心、设计中心和信息中心。以狮岭(国际)皮革皮具城为例,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,市场内从事皮革生产经销、批发皮具原辅料的企业及商行4200多家,每年交易额达150多亿元,是广州地区四大专业市场之一,也是我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、原辅料集散地和原辅料时尚信息发布地。
3、推广意识浓厚。2001年至今,该镇已举办了12次中国狮岭(国际)皮革皮具节,通过举办展会为生产商、配件商和经营商搭建了交易平台,皮革皮具节交易额由2001年的5.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0亿元。同时,通过突出“品牌狮岭·魅力花都”、“品质狮岭·物联全球”、“品牌·原创·飞跃”等展会主题,积极打造狮岭的地区品牌,提高对外知名度。
4、品牌与创新结合。按照集体与个体、数量与质量、区域品牌与国内外名牌的发展途径,狮岭加快品牌创建工作。目前“中国皮具之都”、“狮岭皮具”等区域品牌已成功申报、注册,同时区内有国家级名牌4个、省级名牌2个。同时,通过与四川大学、北京皮革工业学校、意大利ARS ARPEL集团等院校、机构合作,积极推广抗菌防霉、指纹芯片、纳米科技等技术在箱包、五金、锁具产品上的应用,不断提高皮具皮革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设计研发能力。
5、政府大力扶持。在狮岭箱包产业发展过程中,当地政府通过推进企业联盟标准制定、建立监督检验中心、推动品牌建设、引进专业人才、引导企业上市、拓展销售市场、举办皮革皮具节等形式,充分发挥主导作用。如为扶持企业发展,在政府的主办下成立“广州狮岭皮革皮具研究中心”,内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皮革皮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机构,专注于皮革、皮具产业原辅料开发、机械装备改造、制造工艺革新、管理模式规范等研究工作。中心成立以来,已成功创建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市场门户网站——“中国皮具之都网”。
二、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
他山之石、可以攻玉,广东狮岭生产基地与专业市场协调发展,生产形态由贴牌加工到产品制造,再到品牌创造实现蝶变的发展道路,就是今后我市箱包产业转型提升的方向。
1、以做强产业为目标,保持领先优势。2011年,全国皮具箱包共有规上企业1159家、总产值900亿元,广东狮岭、河北白沟和我市这三大产业集聚区的产值分别为120亿元、100亿元和45亿元,行业内产值占比分别为13%、11%和5%,因产业特色明显、集聚度强、份额占比高,三大产业集聚区分别获得“中国皮具之都”、“中国箱包之都”和“中国旅行箱包之都”称号。狮岭皮具在贡献多年精湛工艺及优秀品质、为世界奢侈品提供巨额的经济利益后,已逐步从简单的贴牌生产转型为研发设计为主,进入世界时尚消费品的产业链前端。因此,我们也要因势利导,继续把箱包产业发展作为我市传统产业的发展重点,围绕提升转型,通过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原创品牌培育来提升产品附加值,同时由单一旅行箱包向更高附加值的皮具箱包发展,使我市成为箱包产品品种齐全、品牌云集的产业集聚区,夯实“中国旅行箱包之都”的基础。同样,做为“中国服装出口名城”,我们的服装产业也可以走同样的转型发展道路。
2、以市场建设为契机,实现提升转型。全国三大皮具箱包基地中,狮岭专业市场年度交易额150亿元独占鳌头,白沟年度交易额75亿元紧随其后,而我们则处在无市场的尴尬窘境。由于没有原辅料及产品销售市场,我市的企业要到广东去采购江苏、上海企业生产的原辅料;要到广东、河北销售生产的产品,极大增加了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成本,同时也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。中国(平湖)国际箱包城的规划建设,为我市箱包业转型提升提供了契机。我们要通过箱包城的培育发展,为本地企业产品的展示交易提供平台,为企业提供最低的物流成本和最流行的原辅料,同时也可以引进国际、国内皮具箱包精品,启发本地企业的创造灵感,实现以市场带动销售,以销售促进设计研发,以设计研发实现制造到创造的提升转变,带动经济发展、致富全市百姓。另外,还可以创造出产业旅游业态,改变我市旅游业态单一的状态。为此,在箱包城的开发建设中,我们要建立强有力领导班子,要加快项目建设、加大对外宣传、努力扩大市场知名度,同时要积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,促进专业市场的加快发展。
3、以服务平台为抓手,提升企业实力。提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,是支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。我们要立足服务箱包产业的提升转型,打造以政府为主体、龙头企业带动、市场化运作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。当前,可以依托箱包城建立吸引对口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参与的“平湖箱包产业研究中心(研究院)”,开展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研究、时尚流行研究和产品创新研究等。同时吸引著名设计师、设计机构到平建立设计工作室、设计室,吸引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创业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皮革、箱包文化创意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。同时要加快建立服务企业的产品、原辅料检验检测中心和质量监督中心。设立展示箱包产业整体实力的产品展示馆,为新品发布、品牌推介和产品促销等提供服务。建立电商服务中心,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、特别是网上市场服务,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。
4、以节庆展销为媒介,提高产业知名度。积极借鉴狮岭开展节业节庆和产品展销创区域品牌的成功经验,从2013年起依托国际箱包城,每年举办一期中国(平湖)箱包皮具节,并召开箱包展销会、面辅料及配件配饰交易大会、时尚发布会、箱包发展高峰论坛、箱包设计大赛和优秀设计人员评选等活动,积极提升我市知名度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,使中国(平湖)箱包节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箱包流行趋势发布、产品展销、交易订货、设计人员成果展示的盛会。同时,箱包节可以结合西瓜灯文化节一并举行,文化搭台聚集人气、产业唱戏促进发展。为此,建议2013年西瓜灯文化节,同时冠名首届中国(平湖)服装文化节、首届中国(平湖)箱包皮具节,打造服装、箱包转型升级的新平台。